办公室艳妇潮喷视频免费,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99,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网站,欧美a级情欲片手机在线播放

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

有趣的文物|來聽八千年前的遠“骨”笛音

2024年07月08日08:09 | 來源:人民網-圖片頻道
小字號

有那么一些文物,穿越時空與今人相遇,卻能莫名戳中我們的心。來自5000年前的“小豬”,造型呆萌可愛;羞于張口卻不得不借褲子穿,是古人的“囧”;魏晉時期墓葬出土的畫作,仿佛著急交作業一般略顯“草率”……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有記錄,也有實證。博物館如同“時光機”,連接著過去和現在。一起來博物館看有趣的文物吧!與祖先的審美同頻共振,你骨子里傳統文化的DNA,是不是已經蠢蠢欲動了?

河南博物院賈湖骨笛展廳。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河南博物院賈湖骨笛展廳。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賈湖骨笛,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賈湖骨笛,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七孔骨笛吹奏的河北民歌《小白菜》音頻,2001年錄制。賈湖遺址博物館

七孔骨笛吹奏的《沂蒙山小調》與《梁祝》音頻,2001年錄制。賈湖遺址博物館

線條平滑、色澤光潤、氣質沉靜。在河南,被稱為“中華第一笛”的賈湖骨笛,常常引起參觀者的驚嘆。

它的發現與鑒定,是骨笛尋“音”的故事,也是探索禮樂文化乃至中華文明起源的故事。

賈湖遺址博物館骨笛展廳。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賈湖遺址博物館骨笛展廳。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賈湖遺址博物館展出的兩支骨笛。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賈湖遺址博物館展出的兩支骨笛。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1986年,河南舞陽賈湖遺址78號墓中,出土了兩件有鉆孔的骨管,當時的發掘人員不敢想象這是能發出聲音的笛子。用碳14檢測,賈湖遺址發掘出來的石制、骨制、陶制和貝殼制文物,都在地下埋了近萬年。上萬年前的先民為何要制作這樣的骨管呢?

賈湖遺址博物館先民房屋復原。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賈湖遺址博物館先民房屋復原。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為弄清楚這些骨管的真實用途,河南考古所第一史前研究室原副主任張居中等專家帶著兩件骨管前往北京鑒定。

見到這兩件骨管后,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民族民間音樂研究室主任蕭興華認為,骨管的構造與新疆哈薩克族的吹奏樂器斯布斯額以及新疆塔吉克族的鷹骨笛差別不大,確定是一件樂器。這是賈湖骨笛首次被認定為“樂器”。

骨笛右側音孔旁邊的小孔,是用來調音的,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骨笛右側音孔旁邊的小孔,是用來調音的,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賈湖骨笛,中間可見先民的斷裂修復痕跡,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賈湖骨笛,中間可見先民的斷裂修復痕跡,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既然是樂器,它還能發出聲音嗎?

蕭興華帶著骨笛來到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劉文金馬上叫來管樂聲部的幾個演奏家前來試奏。笛子演奏家寧保生嘗試著把骨笛與嘴唇呈45度傾斜,很快就吹出了基本音階。

賈湖骨笛斷面,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賈湖骨笛斷面,河南博物院藏。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1987年11月3日,蕭興華邀請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黃翔鵬、武漢音樂學院院長童忠良等音樂界專家來到鄭州,用專業的測音儀器對6支比較完整的骨笛進行了音序測試。測試完畢,蕭興華還和同事徐桃英分別用斜吹的方法吹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調。骨笛相當準確的音高和堅實而又嘹亮的音色,使在場的所有人都大為震驚。

后經專家多年的測音研究發現,賈湖骨笛已具備五聲、六聲甚至完備的七聲音階結構,徹底推翻了“七聲音階外來說”和“笛子西來說”。賈湖骨笛改寫了中國音樂起源的時間和歷史,從根本上確立了中國音樂史的發端。

這次尋“音”的故事告一段落,但賈湖骨笛的故事還在繼續。

河南博物院。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河南博物院。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復制骨笛演奏。河南博物院供圖

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復制骨笛演奏。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2024年5月28日上午11時,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演奏廳座無虛席,演奏者晏文濤手持自己復制的骨笛,為當代觀眾吹奏起遠古的回響。

樂團自2000年成立以來,對中原音樂文物進行復原研究,將古代樂譜、服飾以及演出場景進行舞臺化復原和重構。截至目前,已復原重構從遠古至唐宋時期古樂器30余種1000余件,發掘、演奏古曲近200首。

賈湖遺址博物館。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賈湖遺址博物館。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距舞陽縣城20多公里,被列為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的賈湖遺址,已迎來新一次的考古發掘……

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影報道


策劃:姚奕、常雪梅

記者:翁奇羽、王玉興、鄭昕橋、李志強、邵蘭、李欣洋、周博

編輯:單芳、陳悅、宋心蕊

海報:單芳

(責編:陳悅、常雪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